上饶抗疫英雄的感人事迹?

一、上饶抗疫英雄的感人事迹?

他是服务临床诊断的“幕后英雄”,也是抗击疫情前线不可或缺的白衣战士。虽然他没有像临床医生那样对抗新型冠状病,但他依然默默地守在厚重的防辐射门后,端正坐姿,盯着观片灯前的影像,只为当好“抗疫眼”。他就是上饶市第二人民医院CT放射科副主任蔡继泽。这位年过五十的逆行战士,在疫情来袭时,奔赴最需要他的地方。


去年年初,COVID-19疫情突然爆发,专门治疗传染病的上饶市第二人民医院被确定为定点收治医院。2020年1月25日,微信发布通知,医院取消整个院假,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做准备。这是一场艰苦的战斗。在第一线,一切都应该收集和处理。后方的“定海深圳”——肺部CT是诊断的重要指标。在抗击新型冠状病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影像医生就像“幕后英雄”,为每个人及时准确诊断病例,对疫情防控至关重要。


作为一名拥有丰富诊断经验的影像副主任医师,蔡继泽立即号召战斗,走上抗击疫情的第一线。“肺部是新型冠状病攻击的靶器官,早期疑似病例的诊断基本依靠多层螺旋CT的及时发现。”作为江西省放射卫生技术专家库成员、上饶市尘肺病诊断组专家,为了尽快掌握疑似病例的肺部情况,蔡继泽立即投入工作。除了完成自己负责的诊断工作外,他还组织全科室学习新型冠状病的CT诊断和扫描,学习防控知识,练习防控流程。


“当时全院只有一台CT机,对疑似COVID-19患者和普通患者的CT检查需要同时完成。”为防控院内交叉感染,蔡继泽与科内外同事讨论,提出“定时巡查、一查一消”的“消”工作方案。“每次检查结束后,我们都会立即对检查床、架子、地板等表面进行彻底消,不留死角,并使用紫外线灯对房间进行消。”在检查新型冠状病肺炎患者时,他总是耐心开导,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


由于长年伏案工作,蔡继泽患有颈椎、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常发生,但他仍然坚持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参与大部分诊断和消工作。为了节省防护服,他少吃少喝,轮班期间尽量不上厕所。他让汗水浸透了厚厚的防护服里的层层衣服。他不畏惧可能携带病的飞沫、气溶胶污染自己的身体,为一个又一个的人服务。对患者进行仔细检查,仔细分析病情,以做出准确的诊断。据悉,所有入院的COVID-19患者均已康复出院。抗疫期间,COVID-19患者与普通患者不同时间交替检查,未发生院内交叉感染。


这样的抗疫经历,我们并不是第一次经历。时间追溯到1993年,那年夏天,上饶当地爆发钩端螺旋体病。尽管当时的工作条件和设备都比较落后,但每天仍然有很多患者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蔡继泽在放射科第一线,第一时间为患者做检查、看片、撰写影像诊断报告,让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上饶市第二人民医院作为定点医院,清空传染病区,将常见传染病患者全部转院。蔡继泽作为传染病领域唯一一名放射科医师,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加非典患者诊疗流程的培训和演练,完成了带头工作。图片并诊断唯一的疑似病例。


从事影像诊断一线的30多年,是汗水与泪水的30年,是守望相助、共同同行的30年。作为临床医生的“千里眼”,无论是2003年的非典疫情,还是新型冠状病肺炎疫情,蔡继泽始终无惧易感染和X射线辐射的双重危险。他冲锋在抗疫第一线,多次荣获医院先进工作者称号。曾荣获江西高等医学院优秀教学名师、上饶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优秀员称号。他用敬业、负责的行动,践行员的初心和使命,诠释医者仁心。心和伟大的爱。


二、值得00后敬畏的人和事?

2000年出生的人和事,值得敬畏。我认为是2020年的新冠疫情。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大批医务工作者奔赴一线抗击疫情。他们为国家抗疫工作做出了贡献。他们失去了所拥有的一切。这群人中,也不乏00后。他们年纪轻轻就承担了这么大的责任。他们非常值得敬畏。


三、李永亮博士的光辉事迹?

李永亮医生,中医师。他的光荣事迹是在2019年COVID-19疫情期间。他毅然前往武汉,参与抗击疫情。他是中国医疗队的一员,奋战在第一线,为患者救治。他不畏艰辛,日夜奋战,展现了一名医生的仁心和无私奉献。他的勇敢行动和专业能力得到了广泛赞誉和媒体关注,使他成为全国人民的榜样。李永亮医生的光荣事迹激励着无数人,展现了中国医务工作者的伟大精神。


四、抗击疫情先进集体事迹?

疫情前线是战场。全国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单位发挥媒体和优势,直接抗击疫情,让信息到达最广泛的人群,信心汇聚最大的力量。


从喇叭到小屏幕,从线上到线下,全国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单位迅速聚集,传播防疫信息,鼓舞人心,凝聚起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磅礴力量。


线上线下与时间赛跑


凝聚团结力量


疫情是命令,防控是责任。春节前后,在国家广电总局的统筹部署下,全国广播电视台纷纷投入抗击疫情的攻坚战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地方广播电视媒体在主要频道和主要新闻节目上深入宣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宣传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疫情防控的坚定决心。工作的坚强领导,体现了各地各部门齐心协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具体行动。


电视屏幕利用多个时段,直面抗击疫情,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据初步统计,全国33家卫星电视台调整了节目编排,推出了40余个重要时段的新闻直播和专题节目。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主要新闻节目及时报道疫情防控新闻,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多个新闻节目24小时播出。湖北卫视将于1月21日起在《湖北新闻》整版播出肺炎疫情报道,并每天7个时段推出特别节目《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湖北之声推出专题直播节目《我们在一起》,湖北公共新闻频道自1月25日起每天24小时播出《团结抗疫》专题栏目,实时更新疫情相关信息时间。


全国各地开展疫情防控知识专题活动30余个。北京卫视健康栏目《养生堂》、东方卫视《名医谈健康》均增设了防疫知识专题节目。浙江卫视特别节目《李兰娟今天讲》、湖南卫视《抗疫特别时刻》等,聚集多位权威医学专家疑解惑,为观众提供科学指导。加强疫情防控,引导他们理性看待疫情,增强自我防护能力。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团结一致,团结一致,是打赢这场战役的核心力量。面对疫情,从田间大喇叭到最先进的5G直播,从日常发布会直播到线上视听,线上线下我们都在与时间赛跑,让信息到达最广泛的人群、最广泛的人群。充满信心地聚集最大的力量。


无线电响起,防御措施开始建立。“嘿嘿嘿,今年春节大家不要走来走去,主要是通过微信和电话拜年……”亳州村干部的扩音器里传出,安徽省在朋友圈疯传。春节期间,这样的广播音视频不断充斥屏幕。据不完全统计,疫情防控宣传期间,各省区市6182个乡镇、近10万至5万个行政村共使用广播音箱、高音喇叭、音柱等农村应急广播设备1.27至2万台。覆盖2亿人口。田间地头的“大喇叭”将疫情防控手册音频版“讲”进村民心中,用“乡村语言”打通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筑牢农村疫情防控防线。


5G来了,直播变了。晚上9点2月2日,湖北广播电视台长江云联手全国38家主流媒体40余个端口,通过中国广电提供的5G信号,对湖北省抗疫新闻发布会进行全网直播。为尽量减少人员聚集,保障出版商和编辑人员的安全,发布会首次采用视频远程提的方式举行。本次5G申请涉及建设报批、网络规划、现场勘察等多个环节,在全国疫情防控和交通管制的特殊时期,从建设令下达到基地正式启用仅用了72小时车站。通过5G直播画面,千万“云监工”见证了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的建设全过程,夜以继日奋战的建设者成为话题焦点。


网络视听也在行动。芒果TV、爱奇艺、优酷、腾讯、哔哩哔哩、喜马拉雅等视听推出线上视听“齐心协力抗疫”促销活动,24小时滚动更新。抖音、快手、微视等短视频将国家卫健委推荐的权威疫情防控宣传短视频全网推送,制作推送《危难时刻村村通大显身手》等“发表!”《超高清延时摄影全程记录火神山医院建设》等短视频。不少视频推出限时免费观看活动,有线电视互动、IPTV也推出惠民活动,积极提供丰富的视频内容,丰富特殊时期的居家文化生活。


心连心在一起


家国情怀在我心中激荡


疫情最前线就是战场。连日来,大部分医护人员进入“战时状态”,各地支援的医疗队正向武汉进发;科研人员进入“战时状态”,争分夺秒推进科研攻关;交管、交通部门进入“战时状态”,开辟绿色通道。保障重点物资运输……与各方面一线工作人员一样,广电工作者也进入了“战时状态”,将镜头聚焦在疫情前线,聚焦抗击疫情的故事和瞬间迎接挑战、迎难而上,为抗击疫情奠定基础。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人民战争”,记录精神、传递信心。


女医生和护士剪掉了长发,以便更容易穿防护服。医护人员长时间戴着口罩,脸上留下了压痕和血痕。防护服的衣服都被汗水浸湿了……镜头捕捉到一个又一个细节,让我一次又一次感动。屏幕上和屏幕外。从高铁站、高速公路、小区维持秩序,测量乘客体温、检查过往车辆,到运送防疫物资、喷洒消剂、防护用品工厂加班,画面一次次聚焦落在面具后面的普通人身上。他们正处于这个特殊时期。放弃小家,服务大家,坚守岗位,默默付出。他们的身影、他们的声音、他们的故事,成为这场战斗中最温暖人心的力量。


战场在哪里,编辑的脚步就到哪里。“请允许我走到报道第一线,只是为了履行一个记者的职责。我的父母、妻子和孩子已经安定下来,我会全力以赴。”1月23日凌晨3时15分,武汉市新型冠状病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第1号通知。


五、劳动模范事迹?

1.韩伟


韩伟,男,高中文化,中共党员,北京市宣武区邮政投递局永安路投递部一名投递员。他投递了400万封邮件,消除了2万多封虚假信件。他被群众誉为“贴心服务人民的绿色使者”。


16年来,韩伟一直走遍大街小巷,怀着一颗真诚的心,按时给数十万用户送信、报纸,每天三趟,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韩伟总经理表示“用户是我们快递员的亲人,我们要尽心尽力帮助亲人,用自己的双手将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到千家万户。”这些年来,韩伟走遍大街小巷,为我们的亲人提供服务。用户既送报纸,又送“心”,用自己的双手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2.孟广斌


他了“雷锋号”小鞋摊,几十年来他用一针一线书写着诚实守信的人生信条。他用一个普通工人的毅力,诠释了一个草根工匠的社会价值。


孟广斌出身贫寒。由于小时候得到了乡亲们的很多帮助,他决心用自己的双手回报社会。孟广斌视雷锋为自己的榜样。1988年起,他开始在哈师大校园外摆摊修鞋。他的鞋摊旁有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鞋子磨破了,请不要担心,广斌会解除您的后顾之忧;生活中互相帮助,牢记雷锋精神。”他还制作了2000多张优惠卡,分发到学生手中,所有贫困学生、老人、残疾人都来修鞋,不拿任何。


几十年来,他自愿修理了10万多双鞋子。无论刮风下雪,他都要等到学生放学脱鞋后才关摊。他认为这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1995年8月24日,家人发电报称,山东母亲病重,要求他尽快回国。但当他看到鞋摊上还有五双修好的鞋子,没有人来取时,他等到晚上学生们把鞋子收走后,才赶往火车站。


3、陶玉国


陶玉国,矿工,全国劳动模范。现实生活中,陶玉国是一位乐观豁达的煤矿工人。别人都说他努力有成就,他却总是害羞地说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拔牙人”。


煤炭开采是高风险行业,他从事的是高风险行业中的高风险工种开采工作面支护。对于煤矿工人的这份工作,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叫做“老虎嘴里拔牙”。采煤工作面煤层开采完毕后,采空区被恢复。区设备和柱子支撑屋顶,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对技术、体力、耐心、经验和心理承受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陶玉国对这个任务从来没有夸大过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上海新冠疫情先进事迹范文,和上饶抗疫英雄的感人事迹?对应的一些相关话题,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